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录和宣言书

··

  【大型政论专题片《将改革进行到底》系列谈①】

 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

  十集政论专题片《将改革进行到底》,给大家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,从开篇《时代之问》到最后一集《人民的获得感》,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贯穿始终。整部片子可以说是全面深化改革、回答问题、破解问题的实践录、宣言书。

  矛盾是发展的动力,问题是矛盾的表现和时代的声音,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。发现问题、正视问题、解决问题,是推进工作、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。但在具体实践中,有人害怕矛盾、回避问题。比如,有的谈成绩一大堆、谈问题“一两句”;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,听着不上心、坚决不用心;有的对本部门本领域存在的问题,掩耳盗铃、不管不问,形成“老大难”;有的高高在上、昧于大势,对事关全局的问题懵懵懂懂,对苗头性问题似明非明,做决策、办事情不对路、不合“势”,这种种面对问题麻木、回避、遮掩、拖宕,对解决问题厌战、疲沓、敷衍、低效的态度和行为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问题疲劳”。

  “问题疲劳”是发展的大敌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敌。经济上,如果患了“问题疲劳症”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停滞甚至窒息;社会稳定上,如果患了“问题疲劳症”,就会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。其他各项工作,如果患上“问题疲劳症”,就会推不动、突不破,最后是问题成堆、积重难返。

  克服“问题疲劳”,就要砥砺改革的朝气、进取的锐气和奋斗的豪气。如何砥砺?《将改革进行到底》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和深刻的启迪。

  “问题疲劳”的根源是初心的淡忘、宗旨的淡化、理想的弱化。克服“问题疲劳”,必须强化理想信念,强化宗旨意识,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,从我们党96年的苦难辉煌史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史中汲取改革经验和信心,为了人民幸福、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。

  “问题疲劳”是作风不强、责任心缺失的表现。杜绝“问题疲劳”,必须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,求真务实、深入调研,及时发现问题,做到眼里见事、心中有数;从严从实、奋发有为,对突出问题敢抓敢管、动真碰硬,攻坚“老大难”,打开新天地。要严于问责,对推诿扯皮、贻误时机,使矛盾发酵、问题堆积,最终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害的人和集体,要严肃追责、严厉问责。

  克服“问题疲劳”,非一日之功。譬如安全生产,可以说血的教训有,三令五申的强调有,苦口婆心的劝导也有,但仍然存在思想没真重视、责任没真落实、制度执行没到位、监管措施没真起作用等问题。这也警示我们,和惰性作斗争、保持对问题的敏感,需要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,既要自我加压、刀刃向内、割除弊端,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,开门纳谏、直面不足,把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,不敢懈怠、不能懈怠。

责编:马洪震
网友评论
全部评论
查看更多评论
海报热榜
热门推荐

Copyright © 1998-2024 DazhongMedia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  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加入我们  鲁ICP备09023866号